分享到:

《人力资源管理》考点汇总(上)

2019-10-20 作者:本站 人力资源管理 阅读数:1035
《人力资源管理》考点汇总(上)
1. 传统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的含义:传统的人事管理就是以人与事的关系为核心,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关系为职责,以谋求人与事相适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传统人事管理的4个特点: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重使用而轻培育;将人力只视为成本;被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2.人性假设
三种人性假设及与之相对应的人事管理阶段:
①人天生是懒惰的。(棍棒政策)
②人是经济人,人是为了吃、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饥饿政策)
③认为人不只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新型人事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5点区别:
①以人为本。
②把人力当成资本。
③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
④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战略的高度来对待。
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与效益部门。

4.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理解: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和即将投入社会财富创造过程的人力。这个定义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也就无所谓社会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
②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离开劳动者,就无所谓人力资源。
③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该时期人力资源的多少。
④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正在被使用和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

5.社会财富
人力资源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人力资源是自然资源转换为社会财富的决定性因素。
②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多寡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多样化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④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增值的决定性因素。

6.高素质人力资源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独特作用:
①人才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②人才的劳动是一种探索式的智力劳动。
③人才资源的复杂性劳动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7.人力资源管理规律
人力资源管理规律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和人力资源的情况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投资增值原理、互补合力原理、激励强化原理、个体差异原理、动态适应原理。

8.互补
互补的概念: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这就叫互补。
互补合力原理的含义:互补合力原理是指互补产生的合力比之单个人的能力简单相加而形成的合力要大得多。

9.激励强化原理
激励强化原理的含义:激励强化指的是通过对员工的物质的或精神的需求欲望给予满足的允诺,来强化其为了获得满足就必须努力工作的心理动机,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努力工作的结果。

10.个体差异原理
个体差异原理的含义:个体差异原理是指人力资源是由一个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组成的,而各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受到身体、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不同,形成个体差异。

11.实现能级对应
实现能级对应须做到以下3点:
①组织中所有的职位,都要根据业务工作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权力大小等因素,统一划分出职位的能级层次,一般应该是正三角形的分布。
②不同的能级应该有明确的责权利。
③各人所对应的能级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的能力水平会不断提高,能级层次会不断上升。

12.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的不同含义:开发一词通常用于两方面,一是指对自然物的开发,二是指对人的才能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指对人的才能的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作一种资源加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13.人力资源开发概念
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的4个方面的含义:①开发的对象是人的智力、才能(聪明才智);
②与自然资源的方法开发也不同;
③开发活动是无止境的;
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4.人的才能
人的才能包括两个方面:人的才能由知识和技能组成的。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则是运用知识进行一定活动的手段和方式,是一种动手能力。知识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技能要通过在实践中勤学苦练来形成。

15.人力资源教育性开发
人力资源教育性开发的理解:
①开发的目的是使劳动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②开发的手段是多方面的;
③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政府教育等等。

16.基础性教育开发
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基础性教育开发应做的工作:
①普及义务教育。
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③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④增加投资,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⑤提高师资素质,建立一支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⑥继续实施希望工程。

17.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动技术教育体系,大体上是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等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学徒、培训等为辅的格局,根据不同地区初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有计划的实行小学后(初级)、初中后(中级)和高中后(高等)的三级分流职业技术教育。

18.职业技术教育开发
就业前职业技术教育开发的对象、内容及特点:
①对象:是已达到劳动年龄但尚未就业的青年人。
②内容:政治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
③特点:(1)先培训后就业,大大缩短了适应期。
(2)减轻了各单位对员工的岗前培训负担。
(3)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
(4)与职业资格制度相结合,必将大大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

就业后职业技术教育开发的特点:
①教育对象的专一性和复杂性;
②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③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④教育的长期性和速成性相结合。

19.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两个方面:
①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各方面联合办学的体制。
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的规格和模式。

20.我国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4方面的人才:
①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
②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
③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④高级农业专门人才。

21.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三,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

22.加强高级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解决好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农业专门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院校的教学条件。
三是加强教学与农业实践相结合,高等农业院校要积极投身农业第一线,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推荐阅读

云南成人招考网